宗姓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但也是中国较为古老的姓氏之一,那么,宗姓氏的由来是什么?主要集中在哪里?每个姓氏都有历史的由来,都是经过了漫长时间的文化演变,而衍生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影响,想要知道自己的姓氏由来,可以来水墨网百家姓专题查看相关文章。
宗姓氏的由来是什么?
一、四岳之后,以职官命氏。四岳,尧时官名,司掌四时、方岳。在周朝时,有人为宗伯官,掌握邦国祭祀典礼之职。也称太宗、上宗,相当于后来的礼部尚书。太宗伯,辅佐天子管宗室之事,为六卿之首。周代有世袭宗伯者,其子孙以祖上官职命姓,称为宗氏。另,周朝时,替国君掌管祭祀的 “宗伯”,其他国家只称“宗”或“宗人”,有“宗伯”之称的只有周王室和鲁国。春秋时鲁国改称宗伯,负责宗庙祭祀礼仪,有世袭此职者,其后代便以“宗”为姓。
二、出自子姓,以祖字为姓。与钟氏皆晋伯宗之后也。春秋时,宋桓公生三子:长眱;次子兹甫,嫡出立为襄公;三子敖。公子遨奉其兄襄公兹甫之命,出使晋国,不辱使命,再也没有回宋国。在晋生一子名扈,改姓伯名伯扈。伯扈生一子:伯宗。伯宗为晋国大夫因勇于直言遭人嫉恨而被三郤害。伯宗生一子:伯州犁,州犁逃到楚国,任楚太宰。伯州犁生二子:长伯(谷阝)(音细)宛,次连(五十一世),连居南阳,以其祖父伯宗的名字为姓,成为宗姓的始祖 (见《唐书·宗姓世系表》)。伯邰宛生一子:伯(喜否)(音匹)。伯韶仕吴为太宰,但在公元前473年,越王打败了吴国后被杀。其子笪(音抚)在家乡钟离小国以土为氏改姓钟离。
三、出自偃姓,春秋时有偃姓宗国(在今安徽舒城东南),宗子的后代也称宗氏。
四、宗氏,陈宣公六世孙宗来氏之后《元和姓纂》。左传陈有宗竖,世族谱云:“宣公六世孙。”
五、出自刘姓,以职官名命姓,是汉楚元王刘交的孙子叫刘德,官至宗正,为九卿之一,即主持皇家宫室事务的官员。刘德的支庶子孙有的以祖上官职名命姓,称宗正氏,后来加文而为宗政氏。宗政姓族人,今大多已并入宗姓。
主要集中在哪里?
京兆郡:即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
南阳郡:秦代设置,治所在宛县(故城在今河南南阳)。
河东郡:秦始皇时置。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
彭城郡:宗政氏望出彭城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彭城在今江苏省徐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