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论》

    《中论》,徐干著作,是一部政论性著作,系属子书,其意旨:大都阐发义理,原本经训,而归之于圣贤之道。所以,历代史书除《宋史》将其列入杂家类而外,其余者均将其列入儒家类。...

  • 《中说》

    《中说》反映王通的思想,是有许多可贵之处的。王通在政治上,以恢复王道政治为目标,倡导实行仁政,主张三教合一,基本上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有进步性。在哲学上,王通致力于探究...

  • 《九州春秋》

    《九州春秋》一书,记述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乱世史事。已佚。今有元陶宗仪辑本和清黄奭辑本,黄氏辑本收入《汉学堂丛书》子史钩沉,比陶本完整。《说郛》宛委山堂本仅六节,而商务...

  • 《九章算术》

    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

  • 《书目答问》

    《书目答问》是张之洞撰写的一本举要性目承书。《书目答问》一书,是作者因诸生不知应读何书及书以何本为善而为其开列的学习经史词章考据诸学指示门径的导读目录(一说系张委托缪...

  • 《乾坤大略》

    《乾坤大略》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军事著作。《乾坤大略》的指导思想是专论大端,即专论王霸大略。览天下之大势,求帝王之得失成败,阐述逐鹿问鼎、扭转乾坤的大方略。对于此一性质,...

  •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

  • 《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为拟话本小说集。明末凌濛初编著。于1632年(崇桢五年)成书刊行,与作者前著《初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四十卷,每卷一篇,共四十篇,其中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

  • 《云笈七签》

    《云笈七签》是择要辑录《大宋天宫宝藏》内容的一部大型道教类书。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当时任著作佐郎的张君房编成《大宋天宫宝藏》后,又择其他认为的精要万余条,于天...

  • 《五代史阙文》

    《五代史阙文》为宋朝作者王禹偁所著。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杂史类。

  • 《五代新说》

    《五代新说》二卷,唐代徐炫撰。该书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及隋五代史实,分门别类为三十篇,是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野史笔记。

  • 《五灯会元》

    中国佛教禅宗史书。20卷。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一说绍定间杭州灵隐寺普济编集。有宋宝祐元年(1253)和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两个刻本。宝祐本于清光绪初年始由海外传归,...

  • 《亢仓子》

    即《庚桑子》,或称《洞灵真经》《亢桑子》。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庚桑子为洞灵真人,尊《庚桑子》一书为《洞灵真经》,书中文字多古文奇字,如果不看音义则难窥其义。道教...

  • 《人物志》

    《人物志》是一部系统品鉴人物才性的玄学著作,也是一部研究魏晋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全书共三卷十二篇,三国魏刘劭所作,南北朝时西凉刘炳曾为之作注。书中讲述的识鉴人才之术...

  • 《仪礼》

    《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内容记载着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仪礼17篇。

  • 《传习录》

    《传习录》,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

  • 《伤寒论》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

  • 《伯牙琴》

    《伯牙琴》宋末元初道家学者邓牧著。在自编诗文集《伯牙琴》,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为武器,猛烈抨击现实社会。

  • 《何典》

    《何典》是一部用吴方言写的借鬼说事的清代讽刺小说。成于清嘉庆年间,翻刻于光绪四年(1879年),而真正流传开来则在1926年。《何典》编著者过路人原名张南庄,清代上海人;评者缠...

  • 《何博士备论》

    《何博士备论》是古代军事著作,属于中国第一部军事人物评论集。1卷,28篇(今本缺2篇),北宋武学博士何去非撰。此书宋《遂初堂书目》、《直斋书录解题》均有著录,现存明穴研斋...

版权所有©免费查 网站地图